
张先生
手机已认证
10K以上/月
男
|41岁 |大专 |10年以上工作经验
现居住:常州市/武进区
户籍:沭阳县/青伊湖农场
形象好
能出差
技术精悍
经验丰富
最近登录时间:2025-08-05
来源:总站
求职意向
期望职位:
缝纫工|组装工|设备管理维护|生产主管/组长
工作地点:
武进区/高新区
期望行业:
电子/半导体/集成电路+服装/纺织/皮革+机械/设备/重工
求职状态:
目前在职,但考虑换个新环境
联系方式
教育经历
2021-3
至 2023-7
[2年4个月]
[2年4个月]
大专|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|机电一体化
工作经历(TA工作了14年10个月,共做了5份工作)
2024-12
至今
[8个月]
[8个月]
生产班长|常州住电东海今创特殊橡胶有限公司
工作职责:主导高铁/地铁减震系统全流程生产,操作气相清洗机、自动研磨机等核心设备,确保清洗、研磨、硫化等工序100%符合作业指导书与技术标准。通过定期技能培训和考核认证,确保班组全员掌握关键设备操作规范与质量要点。
建立“实时质量监控机制”,累计拦截不良品120+件,推动设备异常响应时效缩短40%(平均处理时间≤30分钟),严格执行“停止-汇报-等待”三要素原则,保障0重大质量事故。严格执行电子考勤系统排班制度,确保24小时产线人员准时到岗与合理配置。
优化自动研磨机参数设定,提升橡胶件表面精度合格率至98.5%(原95%),年节约返工成本约¥8万。
2023-2
至 2024-11
[1年9个月]
[1年9个月]
维修班长|太阳诱电(常州)电子有限公司
工作职责:管理15人维修团队,负责SAP/MES系统设备台账、备件采购及2000万固定资产,推行PDCA维护计划使设备停机率下降35%。建立维修人员技能矩阵与进阶培训计划,明确岗位技能要求与发展路径。
主导自动化产线升级,通过CMK能力分析优化生产参数,关键设备SST系统故障率降低28%,年节省维修成本25万。优化自动化产线人员排班与考勤管理,适应设备升级后的高效运行需求。
构建智能化工厂设备选型模型,导入CHECKROID诊断工具实现预测性维护,设备综合稼动率由82%提升至91%。
2020-3
至 2023-1
[2年10个月]
[2年10个月]
生产班长|恩格尔注塑机械(常州)有限公司
工作职责:统筹20人生产小组,通过SAP/MES系统排产实现订单交付准时率99.2%,运用5W1H分析法优化流程,人均效率提升15%。强化班组多能工培养与技能认证,提升人员调配灵活性以支持高效排产。
建立“5S包干区责任制”,现场物料周转效率提升40%,呆滞库存减少35万;主导安全培训12场,达成0工伤记录。
实施PDCA品质管控,注塑产品不良率从3.2%降至1.5%,年客户投诉下降50%。将5S责任与安全操作纳入人员日常绩效考核,并与考勤纪律挂钩。
2018-3
至 2020-2
[1年11个月]
[1年11个月]
装配班长|汤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
工作职责:负责全自动装配线生产管理,应用扭力扳手、气动工具等高精度制定精密装配岗位操作认证标准,确保操作人员技能达标并持证上岗。设备保障核心部件装配质量,产品一次验收合格率达97%(行业平均92%)。
主导跨部门(研发/质检)优化设备调试流程,关键设备安装周期缩短30%,年产能提升至120台(原90台)。 建立调试人员专项技能档案,优化协作人员工时记录与考勤协调。
设计并实施模块化装配工艺,严格使用千分尺/游标卡尺控制公差(±0.05mm),实现返工率降低22%。
2010-4
至 2017-12
[7年8个月]
[7年8个月]
设备维修主任、车间主任|恒达照明科技有限公司
工作职责:双轨管理设备维护(10人团队)与生产运营(30人产线),建立“三现主义”异常处理机制,设备MTBF提升至420小时(原280小时)。构建维修与生产双线人员技能发展通道及交叉培训机制,培养复合型人才。
重构备件采购流程,库存周转率提升50%,报废资产处置效率提高60%,年节约成本18万。实施精细化人员工时与考勤管理,提升维修响应速度与生产协同效率。
导入全员生产维护体系,关键设备OEE由65%提升至78%,推动年产LED灯具超200万套,7年0安全事故。
获得证书
2025-3特种作业操作证
语言能力
普通话熟练
自我描述
智能制造复合型管理者,10年跨企实战沉淀,双轨精通生产精益运营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。善用数据驱动:通过CMK提升设备稼动率至91%,PDCA闭环压缩不良率60%+,累计降本超¥86万。
核心能力双引擎:
生产效能:融合SAP/MES排产与5S体系,保障99%+交付准点率及7年0事故;
智能运维:掌握预测性维护技术,推动产线升级,MTBF提升50%,维修成本降35%。
坚持现场主义哲学,独创异常处理三现机制与生产三要素法则,擅长在高精度制造环境中平衡质量、效率、成本三角。致力于工业4.0技术落地,驱动制造智能化升级。